現在很多新能源車續航里程都超過800公里了,比很多燃油車的續航里程還要遠。但遺憾的是里程焦慮仍然存在。其實里程焦慮的根源并不在于續航本身。
舉個最常見的例子:平時很多燃油車主加油都是一次兩百,這樣一來油箱肯定加不滿,算下來續航里程估計也只有300公里左右。而市面上續航超過300公里的新能源車一抓一大把。但這并不妨礙燃油車主他們開著車到處跑,從來沒焦慮過,更沒見誰買燃油車時把油箱大小當做購車的重要指標。
所以說續航本身并不是問題的根源。根源我認為有三點:
前兩點就不用多說了,一個是充電站數量比不上加油站,另一個就是充電時間比加油更長。
這才是人們焦慮的根本原因。假如充電和加油一樣快,三五分鐘干滿,充電站也和加油站一樣多,焦慮肯定沒這麼大。
而第三點原因我認為是最重要的:剩余電量和剩余油量的準確性。
燃油車在正常行駛狀況下油耗相對穩定,油量指示也相對準確,油表顯示有一格油,那油箱里就真的有一格的量。這樣司機只要看一眼油量表,再結合當前的行駛狀況,基本上都能把續航里程估算的差不多了。
比如我們開車跑高速,油表如上圖,只剩下一格油了,1/4的量。距離下一個服務區還有50公里。不夸張地說,我可以隨意跑,壓著限速、空調開到最低溫度,怎麼費油怎麼來,這點油絕對夠我跑到下一個伺服器。哪怕下一個服務區還有100公里,我稍微控制一下車速,依然穩穩到達,絕不會擱在路上。
而電車呢?它顯示剩余一格電,鬼知道實際還有多少。路上油門稍微踩重一點、空調再開一下、再遇到個上坡路段,那續航里程蹭蹭往下掉,掉得你心慌。本來續航有100公里,跑了20公里后可能續航就只有50公里了。這麼「善變」的續航怎麼能讓人安心?
所以說電動車里程焦慮的焦慮點并不在里程本身,因此續航再遠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里程焦慮的問題。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