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國,不論是深受老百姓信任的國有五大行,還是一些喜歡搞各種活動的股份制、地方性銀行,都會把存款業務分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兩種。
由于兩者之間在利息上存在著較大差距,所以老百姓對于定期存款一直有著很大的熱情,它也成為了儲戶們存款的首選。
不過很多儲戶在辦理定期儲蓄業務時,對于到底是存一年期還是存三年期往往是猶豫不決,那麼兩者到底哪個更劃算呢?今天就一起來探討一下。
一直以來,中國人都是世界上最愛存錢的民族,我們要說自己第一,沒人敢說第二。
根據央行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,在過去的2023年,我國老百姓在銀行的存款額達到了驚人的289萬億,增長勢頭非常迅猛、再創歷史新高。
還有數據顯示,不僅是存款總額增加,存款的人數也在激增,不少90后和00后都加入到了存款大軍。
要知道,90后和00后曾經可是國內消費的主力軍、商界的寵兒,可如今卻是今非昔比。
讓人感到到意外的是,在各大銀行一再進行降息的情況下,居民存款還能有如此迅猛的增長,實在有些出乎意料。
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,是因為三年疫情幾乎掏空了普通老百姓的口袋,使得人們的收入銳減、失業率創下新高、經濟出現了衰退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