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魯迅,我們會想到阿Q。
提到阿Q,我們會看見很多很多人,這些人不是阿Q,但這些人就是阿Q。
不同的是,魯迅筆下的阿Q,最后總有辦法取悅自己,讓自己也跟著高興起來,而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人,卻沒法做到阿Q的智慧——快樂的秘密。
曾經我是討厭阿Q的,因為我覺得,人活著,就應該與人斗、與地斗、與天斗還能其樂無窮,就算失敗了一萬次,你也要在第一萬零一次爬起來繼續斗,并且化悲憤為力量,用更大的意志和努力去獲取成功,堅韌不拔,威武不屈。
但阿Q不是這樣,在明知無可改變的敗局之后,阿Q很慫,人家說他是蟲子,他也說自己是蟲子,敗了就是敗了,他沒想過要怎麼贏回去,而且他還從失敗中找到一種勝利,在這種勝利中沾沾自喜。
毫無疑問,在阿Q的時代里,在阿Q的背景里,作為被壓迫被奴役的對象,他的做法是可悲的,是值得嘲諷的,因為假如人人都那樣,國家就沒希望了,所以魯迅希望阿Q們能夠站起來,至少能夠「救救孩子」,讓孩子不再繼續吃人。
但時移世易,今天的很多情況下,假如能學學阿Q,人真的會快樂很多。
01
阿Q之所以叫阿Q,是因為人們不知道他姓什麼,有一回趙太爺的兒子中了秀才,敲鑼打鼓報到村里來,阿Q正在喝酒,見狀時手舞足蹈地說,于他也很光彩,因為他和趙太爺原是本家。
可是這話不知道怎麼就傳到趙太爺的耳朵里,阿Q被叫到趙家府上,趙太爺喝到:
「阿Q,你這混小子,你說我是你的本家嗎?」
阿Q不敢開口說話,在趙太爺面前,他向來不敢頂撞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