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45年7月初,梭羅選擇了一條與大多數人不同的路,到瓦爾登湖旁邊去過真正的生活。
就算是到了今天,如果有朋友沒存款卻要去隱居,我都忍不住要為他捏一把汗,這麼復雜的生活,他要怎麼辦?隱居了他要怎麼賺錢?沒有錢怎麼生活?
梭羅選擇去隱居的時候,也沒有存款,我想那時候,他身邊的一些人也會想,沒錢他該怎麼生活?
或許梭羅自己也不知道,他只是想親自試一試,一個人采取自己的方式去生活,究竟會有什麼結果,他就是想拋開一切去看看,真正的生活,到底需要什麼?
兩年后,梭羅離開了瓦爾登湖,但他不是落荒而逃,他那兩年的生活,充分證明了,真正的生活其實很簡單,人按照自己的方式,也能夠活下去,并且會活得更自在。
他把這兩年生活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,就是《瓦爾登湖》。
來到山里后,每當生活充滿焦慮的時候,我都會去讀一讀《瓦爾登湖》,這是一本平靜的書,沒有鼓勵人們去爭取成功,沒有給年輕人打雞血,甚至也不把人性復雜掛在嘴邊,但在里面,你能看見真正的生活。
01
按照今天的說法,梭羅是一個學霸,十六七歲就考入哈佛文學院,但他不是一個規規矩矩的學生,他討厭規矩,比起程序化地安排一生,他更喜歡隨性地生活。
大學畢業后,梭羅干過的最有出息的一件事就是和哥哥一起辦了一家私立學校,哥哥是主力,他是打掩護的,因此,哥哥生病后,梭羅的辦學生涯也宣告破產。
他差點成為億萬富翁的一次就是在鉛筆制造廠工作的時候,在廠里,經過他的改進,制造了一種很棒的鉛筆,技術超前,要是申請專利,趁熱打鐵去賣鉛筆,絕對能成老闆,但梭羅既不申請專利,也不趕緊賺錢,反而離開了,在他看來,反復做一件事來賺錢,實在沒意思透頂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