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91年,聲譽達到了巔峰的王爾德到巴黎小住。
彼時,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千方百計見到了王爾德,一方面是因為王爾德的文學影響,另一方面卻是因為王爾德是同性戀。
這位年輕人,就是紀德。
紀德是誰?
他是1947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;
薩特說:「他為我們活過一生,我們只要讀他的作品便能再活一次。」
加繆說:「紀德支配了我的青年時代。」
余華則感嘆看完紀德的《窄門》之后渾身顫抖,感覺這輩子要是能寫這麼一本書就心滿意足了。
紀德和王爾德一樣,是同性戀。
後來,王爾德因同性戀關系,導致聲名狼藉、鋃鐺入獄,紀德仍與之保持親密聯系,在監獄中,王爾德在《自深深處》對自己的同[性.愛]人進行了最深情的告白。
紀德從不避諱描寫同性之間的愛欲,在其成名作《背德者》之中塑造的米歇爾,就是同性戀,紀德還說:
我在本書中投進了全部都熱情、全部淚水與全部心血。讀者的義憤填膺會從米歇爾那里轉到我的身上,只要稍有可能,人們還會把我和他混為一談。
米歇爾是什麼樣的人呢?他是極端的個人主義,是可怕的利己主義者,他不顧世俗的道德,是一個背德者。
01
米歇爾從小就接受母親給他的嚴肅教育,十五歲時,母親去世,他和父親相依為命。
父親學識淵博,是知名的歷史學家,父親傳授他知識,給他愛。將近二十歲,米歇爾學業大進,開始參與父親的研究工作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