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汽車已經成為大多數人出行的必需品。無論是在上下班代步、外出購物、游玩,還是接送小孩,多數人都會選擇自己開車。尤其是在通勤時,駕車出行在交通便利的情況下是一種明智的選擇,因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捷運,可能會遇到人滿為患的情況。在一線城市,道路擁堵是一種常見的現象,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時段,即使只有短短的一兩公里路程,也可能需要耗費十幾分鐘。然而,相較于城市道路,在高速上行駛的體驗無疑更好,因為堵車情況減少。
當然,除了五一、十一或者春節這些法定節假日,平時高速公路的通行狀況還是非常暢通的。但是,跑高速時車速一定不能太快,雖然不能龜速行駛,但車速太快顯然也非常危險。交通法規對超速的界定非常嚴格,一旦被電子眼拍到,就會受到扣分罰款的處罰。
對于超速,很多車主都比較迷茫,究竟超過限速多少才是超速呢?例如,在限速120的高速公路上,飆到131算超速嗎?車主們非常關心是否會因此受到處罰。針對這些問題,我們將聽取交警的建議,希望對車主們有所幫助。
許多車主對車速的概念其實并不清晰,他們往往認為儀表盤上顯示的車速就是車輛實際行駛的速度。然而,事實并非如此,儀表盤顯示的車速與實際車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。根據我國的規定,儀表盤上顯示的車速必須高于實際車速。
例如,如果你的儀表盤顯示車速為100千米每小時,那麼實際的車速可能只有95千米每小時,誤差通常在3-6千米每小時之間。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,就是為了盡可能地防止超速行為的發生。
對于高速公路上的超速行為,車主們也需要有深入的了解。一般來說,如果你的車速超過限速,但并未超過限速的10%,那麼你只會收到警告,而不會受到任何處罰。然而,如果你超過了限速的10%,但又沒有達到限速的20%,雖然你不會被扣分,但通常會被罰款。罰款的金額在不同地區會有所不同,有些地方會罰款200元,而有些地方則規定,只要超速不超過20%,就不會受到任何處罰。
因此,如果你在高速公路上行駛,最好將車速控制在限速的20%以內,也就是每小時144千米以內。如果你超過了限速的20%,但還沒有達到50%,那麼你會被扣6分。而如果你超過了50%,那麼抱歉,你的12分將會被全部扣除。
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,限速120公里/小時,如果車輛的實際速度達到131公里/小時,也就是說車速超過了限速的10%,這無疑是一種超速行為。盡管這種情況通常只會受到警告,因為車速僅超出限速10%以內,但需要注意的是,儀表盤上顯示的車速可能與實際車速有所差異,可能實際車速只有126公里/小時。然而,如果車速進一步提高,達到137公里/小時甚至更高,那麼這就超過了限速的10%,車主一般會受到罰款的處罰。
因此,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,我們并不提倡過于緩慢的速度,但同時也應避免過快的車速。一般來說,按照限速行駛是比較安全的選擇。對于超速行駛這一問題,車主朋友們你們有何看法呢?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