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1年底,《局外人》創作完成,加繆將手稿寄給出版社,編輯一看,立刻意識到這部書稿的價值。
果不其然,這部書出版后,不同凡響。
在火車上,波伏娃發現有人將《局外人》和薩特的作品《惡心》對比,將兩部作品相提并論。
彼時,薩特已經名滿天下,名利雙收,而加繆,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。
憑借此書,加繆一舉成名。
1957年,加繆成了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諾獎作家,瑞典文學院評論說:
「他作為一個藝術家和道德家,通過一個存在主義者對世界荒誕性的透視,形象地體現了現代人的道德良知。」
「他杰出的文學作品闡明了當今時代向人類良知提出的各種問題,一種真正的道義的介入推動他大膽地、以全部身心謀求解決生活上的各種根本性的重大問題」
在加繆看來,世界是荒誕的,人生是痛苦的,幸福雖然困難,但依舊是可能的。
01
荒誕是什麼?
就是有些毫無理由的事情,實實在在地發生了,就是有些莫名其妙的東西,突然之間流行起來。
默爾索只是一個小人物,對什麼都無所謂,口頭禪就是怎麼都行。
三年前,默爾索因為沒錢找人照顧母親,便將母親送到養老院。
現如今,他收到養老院的電報,才知道母親死了。
他向老闆請了兩天假,回家為母親辦理喪事,但他敏銳地發現,老闆有些不樂意,同事們都為默爾索的遭遇感到難過,但默爾索自己卻不覺得難受。
為了趕上公共汽車,默爾索不得不跑著去,跑得累了,一路上昏昏欲睡,到了養老院,默爾索希望立刻見到母親,但門房告訴他,要先見院長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